近期流感高发,医院里咳嗽、发热的患者排起长队,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正在悄悄“伺机而动”,它就是能让人痛到“弯腰”的基孔肯雅热。
天气炎热,蚊虫活跃,提前了解这种病的“底细”,才能做好防范。
认识基孔肯雅热:比流感多一分“钻心痛” 和流感的突发高热相似,基孔肯雅热也会让人突然发烧到39℃以上,但它*典型的“招牌症状”是剧烈关节痛。“基孔肯雅”这个名字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语,意思是“弯曲”,正因为患者常因关节剧痛而不得不弯腰屈膝。 这种病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,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(就是我们常见的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,不会像流感那样通过咳嗽、打喷嚏传染。 感染后3-7天就可能发病,除了高热和关节痛,还可能出现红色斑丘疹、头痛、肌肉酸痛等,病程一般1-2周,但部分人的关节痛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,严重影响生活。 防住蚊子,就防住了大半风险 和流感有疫苗、有对症药物不同,基孔肯雅热目前既没有特效药,也没有广泛使用的疫苗,预防的核心只有一个:让蚊子“无从下口”。 1. 出门在外,给蚊子“设屏障” • 穿长袖衣裤,颜色选浅不选深(蚊子对深色更敏感),袖口、裤脚尽量收紧 • 裸露皮肤涂驱蚊剂,认准避蚊胺(DEET)、派卡瑞丁这些有效成分,户外每2-3小时补涂一次 • 傍晚和清晨别大意,这两个时段是“花蚊子”*活跃的时候,尽量减少在树荫、草丛等蚊虫密集处停留 2. 家里家外,断了蚊子“后路” • 定期检查阳台、卫生间、花盆托盘,哪怕是喝剩的半瓶水、旧轮胎里的积水,都可能成为蚊子的“育儿房”,及时清空或加盖 • 室内用蚊帐、纱窗“物理防蚊”,睡前可以用灭蚊灯辅助灭蚊 • 小区绿化带、下水道等公共区域,可联系物业定期喷洒灭蚊药,从源头减少蚊虫数量 3. 旅行归来,别忽视“潜伏期” 如果近期去过非洲、东南亚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,哪怕回来时没症状,一旦出现发热、关节痛,一定要**时间告诉医生旅行史——早发现、早对症处理,能大大减轻不适。 别让“小蚊子”惹出“大麻烦” 德仁眼科提醒您:流感季要防飞沫,蚊虫多的季节更要防叮咬。基孔肯雅热虽然听起来陌生,但只要做好防蚊、灭蚊这两件事,就能把风险降到*低。记住,对付蚊媒传染病,*管用的办法永远是:不给蚊子留机会,不让自己被叮咬。 ☎ 咨询热线:193312265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