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~12岁儿童大多已具备良好依从性和对视力检查的配合性,因此, 7~12岁儿童可以开始建立档案,每3至6个月检查1次,直到成年,完整资料录入并动态分析。
儿童因为屈光调节力很强,须进行全面详细验光。
包括同视机、裂隙灯、电脑验光仪、综合验光仪等。
一旦发现孩子视力不到1.0,该怎么办?先别惊慌。可对照一下孩子年龄所相应的视力,比如3岁的孩子,视力的正常区间在0.5~0.6,一个6岁的孩子视力在0.7~0.8,如果验光发现轻度远视且矫正视力能达到1.0,仍是正常的。
需要指出的是,单纯以视力为标准来衡量是不合适的,务必结合验光度数和眼球长度。
在儿童和青少年的视觉评估中,强调裸眼远距视力好坏,不等于屈光状态是否正常。如一个450度远视的5岁孩子,通过调节能看清远处物像,远视力仍可表现为1.0。因此,同时评估分析视力与屈光状态才更准确。
眼轴长度是决定屈光状态的关键,是形成屈光不正的解剖基础,近视通常因为眼球长度过长。随着年龄增长,眼球发育延长,如果十多岁的孩子的眼球长度就已经达到或接近于成人,那么说明已经有了近视的趋势。
建立视力发育档案,可对儿童屈光不正进行分析,及时干预。举例而言,一个8岁的儿童,远视力0.8,验光为125度远视,另一位视力达到1.5的8岁儿童,度数是接近零度的正视。哪个更容易近视呢?实际上后者更应该被重视,因为在今后屈光发育中,后者可能很快就变成近视了。
德仁眼科提示您:为孩子建立眼健康档案很有必要!
德仁眼科致力于眼健康档案的普及,为您的眼健康保驾护航!